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潮州游记

潮州游记

潮汕行——那一趟龙潭虎穴

仰慕潮汕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头,感念在广州潮汕朋友的深情厚意,这个“十一”黄金周,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了被誉为“中国犹太人”的故乡——潮州、汕头,抱着“好玩多逗留”的念头,没想到不过两天,我们就从潮汕地区历险落荒而逃,心中的感念和倾慕化成悻悻的一句:“潮汕人,真有你的!”

 

夜宿潮州

 

晚十点才到潮州,一下车就是闻名的闽南语系完全听不懂的潮汕话,弄得心慌慌的。幸得同行的阿强有个师弟小熊在潮州师院工作,说是国庆期间潮州旅游者众,客满为患,千托人万求人才帮我们订到了旅店。

 

想着潮州果真是吸引人,游人如鲫,便欣欣然到了旅店。不料看到这百元大钞一晚的住宿点,但见:金字招牌闪亮,楼房低矮委靡,大堂狭窄逼仄,客房潮湿阴暗。不就是广州常见的城中村式的私人客栈吗?

 

等晚上住下更发现,所谓的标准间:洗手盆像患了咽炎,流水不畅;空调恐是得了肠梗阻,调高调低枉然;空有两个大窗如大眼,白天像在睡觉,昏昏暗暗,夜晚如猫头鹰,熄灯之后仍雪亮;仅有的一床毛巾被薄如蝉翼,似乎考验我们的意志——我考试不合格,冷了一夜醒了睡睡了又醒辗转了一晚。

 

第二天去讨床被子,千求万说,在给足了脸色之后,总算给了一床同样的薄被,极吝啬的。我们盖着蝉翼被瑟瑟了潮州的第一夜,否则这讨来的一床铺盖是割开分之,还是用锤头剪子布猜之?倒也是个难题。

 

冷得睡不着的那晚,想着湖南凤凰古城20元一晚的梅老师之家幽静的院落;丽江50元一住的繁花似锦的小楼;香格里拉20元的洁净青年旅舍;虎跳峡雪山上40元的面对玉龙雪山的中途旅店;泸沽湖边的无敌湖景的30元的小木楼,心里轻轻一声叹息。

食在古城

 

人道:“潮菜无家常”,早闻潮菜的精致高贵,同行的阿劲向来以美食者自居,在吃字上舍得花钱,来之前就磨牙霍霍。

 

第二天在潮州的老市区游玩,忽然大雨如注,慌忙之中大家也顾不上打听,跳上人力车,拜请车夫带我们去家好餐馆吃正宗潮菜。车夫的潮式普通话大家听得云里雾里,总之就是去古城东门一家物美价廉、有口皆碑的菜馆。

 

来到这家餐馆,看到门前人力车扎堆,一批批客人都下车吃饭。我们秉承“人越多菜越好”的经验,加之一大鼻子中年男子(估计是老板)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热情地一连迭“楼上请,楼上请”,上帝之感油然而生,都喜滋滋地上了楼。

 

待坐定才发觉没菜单,大鼻子拿张小纸,催我们点菜,说是他给我们报菜名,中意就点,一脸诚意:“都这样,都这样”。入乡随俗,那就他报一个我们凑合着点一个,也听不太懂,反正在他口里是无上的美味。我多了个心眼,每个菜都问了价。大鼻子有些不悦,似乎嫌我不懂事,但也没办法,遂写了价。(幸有此举,余话后续)也不太贵,不过小食10到15元,热菜20左右。

 

小熊在潮州工作两年,也听不懂方言,但有潮州籍女友,正宗潮菜吃了不少,美滋滋地向我们描绘潮菜的美味,听得我们口水直流,嗓门冒烟,才想起坐了半天没人上茶,大鼻子收了菜单后就消失不见,服务员不少,竟也当我们透明,要知道,在广府地区,就吃两块钱一份的拉肠,服务员也会先上茶;客家人就不用说了,上茶就是最起码的待客之道。潮汕以“功夫茶”闻名天下,怎么这里不循祖礼?

 

老朱性燥,大声要服务员上茶,那厢冷冷答曰:“没开水!”过了好一会有服务员提了几个热水瓶上来,还是没人上茶。老朱又大叫上茶,总算有一脸怒意的服务员倒上茶来。

 

这份小小打击倒没挫了大家对潮菜的锐气,等菜一上,大家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小炸糕约如拇指,数一数,十个每人不到俩;卤肉20元,肉片东倒西歪的,大约每片2元;其他小炒勉强够分量,但卖相实在不雅,精致高贵从何说起?是否亏待外地人?

 

我看看四周,似乎都不是本地人,没法对比。小心地吃着,不好意思放胆大嚼,老朱提议吃饭,填饱肚子了事,“服务员,人头饭,6个!”那边应了,迟迟没人上饭。我几乎疑心这是自助餐厅。老朱只能点名了:“小伙子!来6个饭!”穿黄T恤的男服务员看看肯定是叫他了,因为只有他一个男的,遂努了嘴为我们舀饭,原来饭就在他身边的大锅里。大家吃完一碗,索性自己去大锅添饭罢了。

 

刚填了点肚子,这厢却发现菜已露盘底,想着还有两个菜没上,大家也不急,等着,一等就是十几分钟,无人理会。干晾。图个饱,阿强建议再加两个下饭菜,说一声加菜,服务员立马驾到,结果这次我忘了问价。(此举不妥,不妥啊!)

 

又是遥遥无期的等待,饭凉在碗里,菜碟空在桌上。老朱一眼瞥见大鼻子又带了一伙食客上楼,抽空忙问他:“我们还有两个菜呢?”大鼻子坦荡的答道,先前点的两个菜都没有。他气定神闲的神态,捏准我们会无可奈何只能哑口无言。

 

老朱火了,等了十几分钟没菜也不吭气还自觉有理,暴喝:“走,不吃了,买单去!”大家半饥半饱地,火气烘烘地冲下楼。没想到楼下的老板娘火气比我们还大,说是后加的菜炒了,不吃可以,照价算钱!我们气坏了,不公正待遇了这么久,没那两个菜不吭声,就等着我们自动加菜,要走了就说菜好了,而且两个极普通的菜狮子大开口要高价——谁让你不事先问!

 

我们据理说,我吃了几个菜给几个菜钱,没吃的菜怎么能要钱?老板娘一声冷笑:“今天你不给钱,你们敢走出我的餐馆!”说着,把手中的碗往桌上重重一顿。仿佛是一声令下,旁边一桌子本悠悠哉哉喝茶的男人都“霍”地站起来,围住我们,嘴里又叫又骂,潮式普通话也不好懂,大意就是你们别想走出手掌心之类。

 

阿劲、阿强、小熊等读书人哪见过这等架势,顿时目瞪口呆,不知从何下手。我想以大义服人,就说:“我们第一次来文化名城潮州,你们怎么这样对待外地客人?”一头发花白的男人立马接口:“我们潮州人这样对待你们,好得很!”并朝自己竖起大拇指。(此公“爱”潮至此,呜呼!)

 

大伙讲了半天理也没人听,他们就一句话:“照单全付,否则死定!”七、八个大男人围住我们,真个“同仇敌忾”。小熊这个潮州户口的“潮州人”也被自己人吓得噤若寒蝉。老朱倒是倔得很,火了,要打110。老板娘一连连尖叫:“打呀,打呀,就怕你不打!”一边大力拍大腿。

 

老朱心说难道你们潮州就没个讲理的地方?拨了110,110那边死活不来,问这问那的。老朱是那种惹极了也会咬人的,语气凶恶,面目狰狞地发狠道:“今天不给个说法我就不走,谁怕谁?!”老板大概还没见过敢在潮州较真的外地人,恐是横扫在潮州的外地人几十年今天终得遇一对手,语气不由软了下来,说什么好商量。一阵吵吵嚷嚷,最后还是想强龙不斗地头蛇,多付一个菜钱。

 

走出这龙潭虎穴,大家才想起没吃饱。

 

 


行在汕头

 

蔫蔫地离开了潮州,来到汕头。久闻汕头城市建设名气不小,下了车我们就准备打的去风景区——却石。

 

刚出车站门,有个出租车司机用万分恳切的语气说65元包送我们去——“光过桥费就来回要30元哪!”如果按照阿劲的公子脾气,该是一屁股坐进去,管他钱不钱的。但在潮州的遭遇对他有所触动,“还是别在车站边搭车,乱!”

 

我们背了包走开,没想到那人开着车一路跟过来,主动把价钱降到50元,“就当我白跑,谁叫现在生意不好!”我们也不知道风景区到底有多远,看地图好像还挺远,想想差不多,就上了车。

 

没开多久,司机同志发话了:“50元是车费,30元过桥费你们出。”“不是说好50元全包吗?”好脾气的阿娟都有点冒火了。“我说的是车费,没说过桥费。”司机开始翻脸不认人了。阿强也翻脸了:“就50元,不去我们马上下车!”真狗娘养的,到处讹诈!

 

又是一阵好吵,倒是脾气极好的阿劲幽幽来了一句:“现在建设和谐社会,我不跟你吵。”引得我窃笑不已。到底寡不敌众,司机败下阵来,我以为这次我们总算胜利了,到了风景区才知道,路近得很,何需50!汕头司机,I服了YOU!

 

回来我们坐渡船到了市区。因听风景区一河南籍人力车夫好意提醒我们从渡口打的到车站,“10元就够了”。没想到阿劲不知哪根筋不对,上车居然对司机说:“打表!”(司机当时肯定是一丝冷笑)

 

上车我们随口说这几天真热,司机忽然冒出一句:“你们老家现在应该很冷了吧?”阿劲莫名其妙,老老实实说:“不冷,广州一样热。”没想到司机从鼻孔里嗤笑出来:“你是广州人,怎么不说白话?”阿劲没想到博士毕业后还会有这么一次查生源地考试,一时连母语都说不利索,用古怪的白话说:“我会说啊。”

 

司机不依不饶,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白话不像。”阿劲一时语塞,司机乘胜追击:“广州哪里的?”阿劲车厢考场发挥连连失误,居然又答:“天河。”天河是广州外地人的聚居地,司机简直要从后脑勺里笑出来,看来阿劲不认自己非广州人是不行了。

 

我们深知潮汕人看不起非潮汕人,尤其是说普通话的北方人,看到阿劲节节败退,只好从侧面进攻,提到阿劲的深圳市委直属的单位,公务员的身份。虽挽回了点面子,无奈大势已去,司机认定我们是一伙冒充广州人的“北佬”,不屑之情如滔滔江水充溢车厢,下车时计价器显示15元,司机仍气焰嚣张,我料定此人绕远路,可气势上早已败北,阿劲只得付钱了事。阿强怪阿劲说“天河”毫无来头不知何意。阿劲强笑。大伙气馁。

 

总算坐上了去惠东的长途汽车,大伙嘀咕车费真贵:120元,比潮州到惠东还贵至少20元。忽听坐我们前面的司机一声冷笑:“120元是去惠州,不是惠东,没有提价。”我们奇怪了,既是我们去惠东,为何收去惠州的钱?司机答:“我们不卖中途票,去哪都收这个价。”老朱受了多日打击,居然还有心思回嘴:“那我们不是太亏了吗?”没想到司机竟笑起来:“我们又没请你来坐我们的车,哈,好笑!”一时我们无话,敢情我们不请自来,自取其辱啊。

 

潮汕人,没有心思接待外来旅客,来了受宰是你活该,不来这里我们巴不得——潮汕人,真有你的!

 

两天的行程给了我们很多打击,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到处充斥着对外来者的鄙夷和刁难,难怪来潮汕的人才最后都以各种方式离开。又听说潮汕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来潮汕的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男人都是贼,女人都是鸡”,对北人的蔑视到了顶点。其实,潮汕人又称“河洛人”,意思是他们的祖先是来自中原河套和洛阳一带,是正宗的中原后代,潮汕人的这句极富侮辱性的俗语,到底是侮辱北人,还是玷污自己的祖先?
 

潮州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