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常德

常德人文

刺绣挑花
主要在布面上挑绣各种动、植物形象,做工精细、配色自然,形象逼真。1980年,石门县、桃源县、澧县的民间刺绣鞋垫参加过北京全国民间艺术展览。
印染
始于汉代,明清时流行。以蓝印花包袱、床单、门帘、窗帘突出。色彩纯正、图案雅致、经久不脱。1987年石门县民间蓝印花门帘、桃源县民间蓝印花窗帘参加过北京全国民间美术品展览。

雕刻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以桃源县、澧县突出。石雕、木雕、竹雕、角雕、根雕、卵雕为多。澧县的糍粑印模木雕于1987年参加过北京全国民间艺术晶展览,桃源县的桃花石雕仿“天安门座狮”定名为“神州牌对狮”,远销日本、欧美等国。

剪纸
常德民间剪纸,夏时开端,唐代发展,清末流行。武陵区、桃源县、澧县等地有人开店立号营业,收徒传艺。新中国成立后,剪纸艺术得到发展。澧县民间剪纸艺术,1982年和1984年被录像播放。武陵区的剪纸“小孩和鸟”等、桃源县剪纸“人物八位”,1980年参加过全国民间艺术展览。

绘画
常德民间绘画古来有之,常见为龙凤山水形象。新中国成立后,民间绘画逐步发展。澧县余家台农民有300多人具有绘画技巧,创作画稿5,000多件,有12件参加湖南省美展,2件参加全国美展。桃源县聋哑青年丁明,在无声的世界里进行美术创作,先后有300件作品参展。1999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美展,展出作品140多件。他创作的大型油画《恐怖》人选徐悲鸿国际艺术研究中心,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和收藏。石门农民画家曾汉章,其中参展作品100件,8件作品获省以上奖。
常德民间木偶皮影造型、儿童玩具、金银首饰制作和草编艺术历史悠久,做工精巧、形象优美、神态逼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民间舞蹈
地花鼓
通常由小旦、小丑两人表演,舞蹈动作粗犷、夸张、质朴,乡土气息浓郁,曲调优美流畅,欢乐活泼,群众喜爱。

龙舞
又叫“玩龙”、“耍龙灯”。主要有“布龙”、“草龙”、“夜龙”、“板凳龙”四种。旧社会舞龙多为求神赐福,新中国成立后多为抒发喜悦心情。1995年,桃源县九溪乡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板凳龙艺术之乡”。

狮舞
又叫“玩狮子”,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舞台表演节目,主要有“文狮”、“武狮”、“手提狮子”、“面具狮子”。用大土锣、大堂鼓伴奏,气氛热烈雄壮。1998年鼎城区尧天坪乡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龙狮之乡”。

采莲船
又叫“划旱船”,古名“陆地行舟”。源于楚国的划龙船,由丑、旦、老生表演,用锣鼓点子及唢呐伴舞,明快活泼。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