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诀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被谪贬夜郎时,路经武昌,在黄鹤楼游玩。忽听耳边传来一曲《梅花落》的笛声,这曲吹的婉转动人,长安远在千里之外,仕途不畅的李谪仙,在那首悠悠的《梅花落》下,不禁忘记了此乃五月的初夏,眼前竞浮现了冬日寒梅吹散于空中的景象了。
从此,武汉也得名江城,长江和汉水在此处交汇,将武汉隔成三个镇:武昌、汉口、汉阳。尽管如今三镇合一称为武汉,在武汉人看来,这三个地方还是各有千秋,叫法和心理上的差别,全然不同于其他市级区的概念。
三月的尾声,我却不是为寻梅花而去的。
长途的火车,夜晚的颠簸,却只是为追逐那一片樱花梦。
本想一个人出行,最终却还是找了同伴。第一次长途的夜火车,不似暑假那次的舒适和温馨。昏暗的灯光,有些污垢的床铺,脸色难看的乘务员。在一次又一次经过隧道的途中,我和悦姐姐的通话不停被打断。却莫名得打发掉了那些让人不安的沉默。黑暗中车轮擦过铁轨的声音伴随着周围床铺此起彼伏的呼噜声,真没想到我居然能睡着。
首先介绍我同行的旅伴之一----红卫兵娃儿:建国。
建国是他的名儿~这只出生在XX年代的小猪,从此后就是我最重要的旅伴+模特儿了。

那天一早醒来才五点多,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却丝毫不让我感到头痛恶心。隔着玻璃还是能感受到湿润的空气,我看到久违的梯田和油菜花,一霎时间还以为回到了家乡。
7点多的武汉已经开始繁忙。我们在武昌车站下车,坐3元起步的的士去住的YHA。武昌的早晨就和《颐和园》里余虹在的那个日子一样,有些老旧的街道,四处乱窜的自行车,一辆辆脏脏破破的汽车在马路上堵堵停停。
在YHA check in后放好包就出门了。老天还是不待见我们,一出门就开始下雨。等到了户部巷,小雨已经变成中雨。不知为何在这个樱花快要到了尾声的时间,武汉还是迎接了满满的人群。来户部巷吃早餐的几乎都是游客,这里好像是西安的回民巷,一个又一个的店铺挂着仿古的金字招牌,挤在窄窄的过道里。每家店面都很小,雨水中人们撑着伞,照样吃的津津有味。

虽然是中部城市,也许都是跟着长江的缘故,武汉的小吃身上居然能找到不少杭州元素。豆皮和杭城的糯米素烧鹅曲艺同工,只是一个是锅里煎出来的。加上一些豆瓣酱,萝卜干,豆腐干,花生粒儿裹着吃。是我想多了,还以为是和双皮奶似的东东呢。
户部巷的铺子各色各样的东西都卖,不仅仅只有武汉品种。偶尔还能看见那个挂在门口很山寨一闪一闪的招牌上亮出潮州肠粉。很多铺子门口都架着小油锅,好像杭州人炸油墩儿臭豆腐的那种。虽然下雨,生意也不差,只是店主要不停招呼着别让客人伞上的水掉进食物中。右下那个糖糍粑很好吃,甜甜糯糯,新鲜出炉热腾腾的。

其实,油墩儿有,臭豆腐也有。只是品种稍稍不同。虽然名字一样,每个地方出品的臭豆腐都不同。杭州街头的油炸臭豆腐一般都是金黄的,珠海街头是炸好了还丢进水里泡得软趴趴然后就着酸豆角吃。不过比较常见的还是武汉这种炸得黑黑的闻起来味道巨浓的臭豆腐。浇上一些看起来有些诡异的酱汁和辣酱,洒把香菜。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搞不懂我们俩干嘛要去买这种奇怪的没有地方特色的花花绿绿的小吃,大概是看到门口小朋友手里拿着好奇心上来的缘故。奶油香蕉,裹着一层奶汁然后在油里滚炸后变成这样明艳的金黄。那个鱼形烧,纯粹就是满足幼齿心发作的欲望了··
肚子越来越胀,雨越下越大。出游的时候总会不定时的找个网吧进去搜搜信息,打几个字。那些网吧有一样油腻的键盘,和飞快的网速。
下雨的武汉冷得要命,我已经把学校能穿的最厚的衣服全穿来了,还是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

因为大雨,没法去看樱花。黄鹤楼离我们不远,出门乱走,爬上天桥就可以看到耸出楼顶的黄鹤楼。
其实我曾经是来过的,1996年,还是一个梳着俩羊角辫的丫头时,坐着长江的油轮从三峡一路到武汉。最后的那一日,在江边经过黄鹤楼,我记得好像还有上去看。
在中国就是这点很悲哀,名气越大的景点,越是保留不了历史的模样。看那簇新的楼面,和周围破旧的房子,对比下,好像它们的历史更长,故事更多。

路牌指示说长江大桥就在附近,我们走啊走却看不到半个江的影子,更别提桥了。武汉的公交车也是乱七八糟,路人在泥泞的雨水湿地中也不愿给我们太多指点。经过辛亥革命博物馆,还以为是教堂。盘算了一下,决定去汉口。坐上那辆写着“看樱花”的车,却一路反方向地到了武汉最繁华的地区---江汉路,顺便也悠哉悠哉地驶过了长江X桥。
下车,步行,想去觅食,却抬头看见那个熟悉的绿色美人鱼标志。天空还在下雨,赶紧钻进starbucks。好像从09年开始城市随行杯都换了设计,每个城市都是一样的外型和设计风格,只是在颜色和图样上稍稍有不同。上次去澳门就是嫌那个随行杯没有特色没买,谁知道武汉也变成了这个模样,黄黄的好像热干面的颜色。挣扎了一会,还是买了,没有特色的杯子,只能放在橱窗里做做摆设了。
虽然很多热爱咖啡的朋友对SB都是持BS态度,觉得他家的咖啡没质量也没水准,纯粹是牛奶加粉末。但走在中国各个城市的街头,我还是最爱星巴克。无论在什么地方,那个绿色加褐色的小屋总是能给我家的感觉。一样的咖啡香,一样的土黄色木桌,一样的沙发,一样的墙壁挂画,一样的星冰乐和拿铁,甚至是咖啡伙伴一样的笑脸。标准化有时候却能带给人莫名的心安,也许不是流水线出产的缘故,各地的星巴克总是会给人一种熟悉的亲切感。不过有个地方例外,香港的星巴克明显快餐化很多,街头地铁随处可见,往往是一个10几平米的好似窗口小铺。星巴克真正的价值其实也就是快餐咖啡文化吧,只是到了内地,这种风格却不是被“大众”所接受,慢慢变成一批固定人群的消费场所,凝结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这么看来,我也无需期待UK的SB了,估计在那里是没法找到家的感觉的。
武汉是座充满市民气息的城市,早期的工业痕迹现在依旧留存,虽然也是最早的殖民城市之一,但却不似上海、广州那般在天空中弥漫着金融、工商业气味的城市。因而绿色的星巴克在这里变得格外突出,我叫了云石芝士,三两口吃完后发现门外还是大雨如注。于是找了楼上的一个角落沙发闭眼小憩。星巴克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在那里我曾经结交了不少朋友。这次在武汉最有趣的经历,也来自星巴克。
Miya是这家店的伙伴(星巴克把他们的工作人员叫做伙伴),长长的直发圆圆的脸,很像我以前的一位高中同学。在我睡觉的当口,她拿来两杯特调的焦糖拿铁。然后就自来熟啦,我们聊聊聊了很久,她给我们指点了附近几家好吃的店,又留下了电话约了晚上一起玩。这个88年生的小女生活泼开朗,总是把笑容挂在脸上,武汉的天空好像也被她的笑脸打动了。当我们从星巴克出来,雨停了。

也不知道目的地是哪儿,于是乱逛。武汉的步行街不似华南地区总是骑楼。也许都是早期被殖民的城市吧,长江边上的建筑和外滩那儿倒有几分相似,步行街两端有不少年代久远的银行。我们随便问路,随便走,往江滩的方向,想看看长江。

现如今,是不是只有老式的图书馆,才用这种字体的门牌了呢.

路过的一家餐馆,门口居然养了很多珍禽。。。刚开始还以为是被当成野味,突然发现柱子上绑着一个纸牌“请爱护小动物,不要投食”。也是,怎么可能明目张胆烧鹦鹉,也就是店里用来招揽顾客的噱头了~不过这招也很有效,基本上路过的行人都会驻足停留在这家原本不起眼的小餐馆一会。

酒吧门口的金属装置。江岸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我们本想奔向江滩,看看那滚流的长江。
却被一大片建筑物挡住了道路。
通过那个缝隙也可以看到长江,花鸟市场的后部,破败的渔船打捞起跳动的银色小鱼
轮船停靠在边上,昏黄的江水好像静止不动
鸽子盘旋在灰色的天空

晚饭在Miya推荐的那个刘胖子吃,找这家店走了不少路。还要等位,生意不错。
不过菜就蛮一般了,最先上来的是蛋黄锅巴,干吃很奇怪,于是叫了一碟番茄酱,却发现好像一盘油浸南乳汁。大名鼎鼎的武昌鱼其实就是大号鳊鱼,红烧的做法端上来却有点像糖醋鱼。爆三鲜看起来黑糊一片,腰花、鱿鱼丝、黑木耳混杂在一起,不太鲜,吃起来满嘴的淀粉味。那个炸茶树菇卖相是难看了点,相比较来说味道算不错了。看着满桌灰不啦几的菜,发现我们点菜严重失误。但看看隔壁桌的菜,也都是这么黑黑褐褐的。看样子武汉人就是好这一口~
吃完饭已经9点多了,继续回Starbucks等miya下班。第一次知道星巴克原来可以自己要特调的饮料。Miya给我调了覆盆莓豆奶,非常好喝,下次回杭州问问可不可以特调一杯。
这个女孩带我们到江边的一个小咖啡馆,我们熟络的不是一般的快。同龄的她脸上好像还没有褪去稚嫩的痕迹,却拿着一杯红茶,娓娓地向我们道来她过去的工作故事。当我们还在大学里为人生的方向迷茫,肆意挥霍青春的时候,她已经在南宁的物流企业做到主管。还扎着两根辫子的她就要开始统筹管理手下一大帮比她年纪大得多的人。当我还在像父母撒娇的时候,她已经在KFC里飞快地计时送餐。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无论你年纪多小,没有人会来喂奶给你喝,你所作的就只是面对,或者,像Miya一样,将笑挂在脸上面对。
期间她跟我们说了很多工作上的烦心事,也说了很多工作上的趣事。你在一个行业,要面对各色各样的顾客时,会遇到怎样的人真的是你无法预料的。
在星巴克,你会遇到:
“我要一个奶泡”
“给我两打啤酒”
“来一份盒饭”
在KFC,你会遇到:
“给我来一份肯德基,我就是要一份肯德基”
环境真的很重要,你选择了一个怎样的起点,走的也就是完全不同的路。现在的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现在的我对未来充满忧虑和不安。
武汉的美女很多,武汉的夜生活很出名。白天时我们就看到不少高个的美女,站在YOND旁边都不显矮.临近午夜,Miya
带我们来到江滩酒吧街上的摩根。夜晚的武汉火辣异常,人们在那里欢歌劲舞,我第一次看到那种围着柱子的高台,只要你兴起,可以直接站到台上热舞一番。戴着那种卡其绒质感头盔的保安穿梭在人群中,还有穿着水手服的男女侍应,不时晃过眼前。临走前还听到Trouble,只是穿着一身休闲装,看着这个也叫做“媒体”的东西,怎么也High不起来。
旅行中最让人快乐的不仅是看到了什么风景,而是旅行中遇到的人。那种无拘无束的自在交谈让人很放松。你是这个城市的过客,你融入这个城市,你看到这个城市的人,听他们说话,看到他们的生活。不必期待,却偶尔会跳出让你感动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