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武汉

武汉交通

公路

公路总里程达到1.1039万公里(含通村公路)。

国道省道:316国道、318国道、106国道、107国道以及16条省道在此交汇。

高速公路:京珠高速、沪蓉高速、沪渝高速、福银高速、大广高速、天河机场高速,天河机场第二机场高速(在建)、武汉外环线高速、武荆高速、汉蔡高速、和左高速、汉宜高速,汉十高速、六武高速(在建)、汉洪高速、硚孝高速(在建)、岱黄高速、武麻高速、汉麻高速、武英高速、青郑高速、武黄高速、武汉三环线高速等高速公路,武汉内环线、武汉二环线完全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快速路。武汉正在积极建设武汉中心城区至武汉武汉外环线及卫星城镇和远城区的“半小时交通圈”、武汉至相邻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武汉至邻省省会城市“4小时交通圈”。

客运:武汉是湖北省客运中心,现拥有傅家坡、宏基、新华路、金家墩、新荣村和杨春湖六个省级长途汽车客运中心。

铁路

武汉是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也是四大机车检修基地之一。位于京广铁路、汉丹铁路、长荆铁路、武九铁路、武麻铁路、沪汉蓉铁路、京港高铁交汇处,京广铁路从城区穿过,京九铁路从市东北角的新洲区穿过。武汉现与七个城市有动车组往返,也是中国唯一有两条高铁贯经过的城市,沪汉蓉铁路客运专线(合武铁路、合宁铁路)、京港铁路客运专线南线(武广客运专线)已于2009年12月26日通车,现武汉至广州仅3小时,至上海仅5小时。另有京港铁路客运专线北线(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汉宜铁路(沪汉蓉铁路客运专线)在建,建成后武汉坐火车到成都、北京仅需5小时。2009年3月23日为了构建武汉及周边城市的“半小时铁路圈”,武汉至孝感、武汉至黄冈、武汉至黄石和武汉至咸宁的4条城际铁路开建,定于2011至2012年通车。武汉现拥有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武汉铁路局。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和武汉火车站构成了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武昌南编组站、武昌东编组站、江岸西编组站、汉阳火车站和市北郊的武汉北编组站(亚洲面积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构成了武汉铁路货运枢纽。

航空

武汉是华中地区航空中心,首条航线为1929年开辟。武汉一度拥有三个客运机场:南湖机场(已停用、始建于1936年)、王家墩机场(已停用)、天河国际机场。现运营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4E级机场和国家一级民用机场,于1995年4月15日启用,是中国民航总局指定的综合枢纽机场,是华中地区最大最先进的航空港和飞机检修基地及华中地区唯一可办理落地签证的出入境口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均在此设有基地,目前拥有二十余条国际航线。机场距离市中心约16公里,由机场高速公路相连。

水运

武汉是长江的重要港口,是华中第一大港,水运已形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武汉港是中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也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武汉有汉南纱帽港、杨泗港、武汉港、阳逻港等港口。武汉新港扩建工程2008年11月开始建设,目标打造中国最大内港。近来,政府加大了对武汉港口的投资力度,武汉港口的硬件设施近年有了质的飞跃,新建了大型船只泊位(5000吨级)以及现代化的吊机,方便了武汉大小企业的运输服务。

桥梁

因独特地理环境,武汉桥梁众多,晚清时三镇曾拥有桥梁131座。长江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武汉军山长江大桥(长江四桥)、杨泗港长江大桥(拟建)、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长江三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长江八桥、在建)、武汉长江大桥(长江一桥、公铁两用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隧道(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二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长江七桥、在建)、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长江六桥、公铁两用桥)、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长江五桥)共七座公路长江大桥(三座在建)、两座公铁双用长江大桥及三座过江隧道(两座在建)。汉江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蔡甸桥、武汉外环汉水桥、沪汉蓉铁路桥(在建)、汉江三官大桥(2010年开建)、长丰桥、知音桥(江汉二桥)、汉水铁路桥、月湖桥、江汉一桥、晴川桥共八座公路桥(两座在建)和两座铁路桥。

公共交通

武汉最早的公汽是从双墩开往五福路的1路。发展至2010年初,已有公共汽(电)车近七千辆,公汽线路273条,平均线长19.9公里,行程20公里以上线路达114条。其中普线55条(城区普线34条、普线电车8条和郊区普线13条)专线200条(城区专线166条、远城区专线12条、郊区专线22条)包括通宵线路5条及清洁能源线路16条,另有旅游线路6条及中巴线路12条。公交单人票价为普通车1元(刷卡0.8元),空调车2元(刷卡1.6元),双层车1.5元(刷卡1.3元),部分郊区线路实行梯形票价。2002年,武汉的各公交公司合并成立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自2005年武汉实行城郊公交一体化以来,开辟了通往黄陂、江夏、东西湖及青山偏远地段的郊区专线22条。2009年,东西湖区开辟了H开头的惠民线路4条,已方便24万人次出行。截至2008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拥有出租车12137辆。

轮渡

武汉轮渡的历史长达106年,有粤汉、武汉关、中华路、集家嘴、汉阳门、王家巷、晴川、鲇鱼套等38座码头,48艘机动船舶,往来于三镇间的轮渡线路达18条,其中武汉关—中华路、集家嘴—汉阳门等5条线路为公交轮渡航线。轮渡鼎盛期年客运量达1.6亿人次。1995年长江二桥通车前,轮渡公司最高日载客量达30万人次。

轨道交通

2000年,武汉轨道交通公司(现武汉地铁集团)成立。2000年底,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2004年7月投入试运营。1号线2期全线28.8公里于2010年7月29日通车,市政未来规划的轨道交通网有12条线路。除1号线吴家山至堤角为轻轨外,其11条线路都是地铁。2006年至2009年,2号线、3号线、4号线(一期和二期)相继开建,2号线定于2012年底完工,4号线一期2013年完工,4号线二期和3号线2014年完工。2010年5月,8号线开建,8号线一期定于2015年建成,6号线、7号线已启动地质勘探,预计2017年建成。诸线路中2、3、4号线跨越两江,连通三镇。

过江隧道

1.公路过江隧道(已建成)

2004年11月28日开工,于2008年12月28日通车。武汉长江隧道(万里长江第一隧)为长江上首座过江隧道,长约3.6公里(含匝道)。为汉口大智路至武昌友谊大道。该工程为左、右道隔离的双向4车道公路隧道。

2.地铁过江隧道(在建)

1)我国首条地铁过江隧道于2009年10月16日动工,计划于2012年底完工,与地铁2号线同步通车。为汉口江汉路至武昌积玉桥,长约3100米,过江段1300米,其中,隧道武昌风井是武汉主城区最深基坑,深度46米。

2)武汉第二条地铁过江隧道,计划于2014年完工,为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为武昌紫阳路至汉阳腰路堤。

3.公路地铁两用过江隧道(规划中)

首条公路地铁两用过江隧道,定址为三阳路至秦园路,定于2010年奠基,是公路和地铁8号线共用隧道。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