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绍兴游记
这次浙东游的第一站是绍兴,由于是随旅游团来的,典型一个走马观花,重点是兰亭和鲁迅故居。 兰亭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浅溪淙淙,幽静雅致。 沿着绿竹环抱的道路,我们来到兰亭景区门口。 兰亭地处浙江绍兴兰渚山麓,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种兰于此,故地名兰渚,亭亦以兰名。 晋永和九年(公历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王右军)宴请挚友谢安、孙绰、许询辈等四十一人会此修禊,临流泛觞,人各赋诗;王羲之即兴写了一篇被后人誉为艺林杰作的《兰亭集序》,兰亭由此成为我国著名的书法圣地。 由此,园内“鹅池”、“曲水流觞”、“兰亭碑”、“御碑亭”、“右军祠”等建筑精巧古朴,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杰作。 鹅池在兰亭里,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两个草书大字。相传这两个字是王羲之手书,并传说王羲之很喜欢鹅,在家里养了一群鹅。 现在兰亭的鹅池里也养了几只白净的鹅 流觞亭 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亭前有一弯弯曲曲的水沟,水在曲沟里缓缓的流过,这就是有名的曲水。 亭内有“曲水邀欢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 传说, 当年王羲之邀约41位文人雅士列坐曲水两旁,并在水上漂流起装有酒的“觞”(酒杯),水流时急时缓,觞也就时飘时停。觞停在谁面前,谁就得写一首诗。王羲之将所赋37首诗汇集成册并书写下了《兰亭集序》,从此历史登上了一个文人思想境界的巅峰。 石碑上书“兰亭”二字,系清康熙手书 乐池,临池有“俯仰亭”。 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 祠内有一水池,称为“墨池”,据说当年王羲之用这池子的水蘸笔习书,把整池水都染黑了 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祠内有许多碑刻,正中悬挂王羲之画像,两边的楹联是“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 御碑亭及御碑 御碑亭旁是“兰亭碑林”,周围的石桌、水缸是为当场挥毫而备。 以下照片均为兰亭风景区内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