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日内瓦

小时候就听说瑞士是个世界花园,瑞士的手表世界最好,现在终于有机会到那里去看看了。虽然在瑞士的时间不长,仅仅六天,但总会生出一些印象,就像你和一个不曾认识的人,忽然有机会朝夕相处了几天,你总会对那人生出一些印象一样,我对瑞士的印象也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次瑞士之行是从日内瓦出发,终点到苏黎世,由南向北几乎穿越了整个瑞士。一路虽然走马观花,但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瑞士地处中欧,国土面积约4.1万平方公里,比台湾岛面积(3.6平方公里)略大。瑞士的人口约700万,相当于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一。瑞士的平均海拔约1350米,与新疆的喀纳斯相近,是欧洲的高地。瑞士的气候较好,城市气温冬季一般在摄氏0度左右,夏季一般不超过摄氏30度。我到瑞士正逢冬季,并不觉天气寒冷,确切的说感觉还是挺舒服的。
到瑞士的第一站便是日内瓦。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城市美丽、安静、悠闲。
我们到日内瓦已是晚上,由于近24小时的行程几乎未眠,再加时差,所以到酒店后洗漱一下便睡了,一夜无话。

日内瓦清晨的大街
由于希望多看看日内瓦城,天刚蒙蒙亮(约早上7:00)我便起来,略作收拾就出了酒店。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似乎还略有些潮湿。我一个人漫步在街道上,抬眼望去路上人极少,车也极少,非常宁静的早晨(也许是周末的原因)。路上好像不久前刚下过雪,雪虽已清,但路面还显出湿迹。路起伏着,但坡度不很陡。站在路的较高处,可以望见远处有起伏的山峦。山上有些地方还有残雪,远远地看去像飘动的云,还有些山则被低低的云挡住了大半,仅露出山尖。山都不高,低伏着,好像还在沉睡。路两侧的房子有些已飘出淡淡的白烟,我猜想房的主人正在准备早餐。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会觉得街上虽然人很稀少,但不觉冷清;天气虽然是冬季,心里却有暖意。

日内瓦湖
回到住处,吃过早饭,我们又来到日内瓦湖(也叫莱蒙湖)畔。在日内瓦湖畔,最醒目的当是停靠在湖边的许多游艇,远远的看去密密麻麻,帆杆林立。除了游艇,湖上还有飞翔着的白鸟,一边飞一边低叫着。日内瓦湖的水清澈、沉静,微现蓝色。湖面平静,轻泛涟漪。湖中有许多叫不出名的水鸟在那里游弋。显眼的当是那白鹅,举止优雅,略带骄傲。顺着湖面向湖的对岸望去,可以看到隐约中的法国。如果你向岸的深处望去,还可以看到远处白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湖边上人较少,有的领着孩子,有的牵着狗,也有成双成对的情侣在湖边散步。有几个孩子正骑着童车在湖边玩耍,在他们的不远处,还有个老人在湖边喂着白鹅。站在湖边,看着这样的景色,我被它的平静所打动,不知不觉的沉浸在其中。
离开日内瓦湖,我们就去了国际红十字会总部。

国际红十字会总部
国际红十字会总部设在一个高地上,站在路边上你需要仰视她。我一边仰视她,一边听着导游的叙述,心中渐渐生出一片肃然。 1859年,一个名叫亨利·杜南的瑞士商人在途经意大利北部小镇索尔弗利诺时,目睹了意、法联军对奥地利的一场恶战(史称索尔弗利诺战役)。仅仅一天,竟有4万名交战士兵战死或受伤。战场上死伤遍地,大批伤员在痛苦地挣扎,惨不忍睹。亨利·杜南没有袖手旁观,他立刻组织附近居民抢救伤员,掩埋尸体。也就在这时,一个伟大的设想在他心中萌发。他向国际社会呼吁,制定一个国际法律,对交战双方的战俘要实行人道主义,保证伤员中立化,一旦发生战争,应不分国籍,不分民族和信仰全力抢救伤员,减少死亡。后来经过他和日内瓦公共福利会不懈的努力,终于促成了国际红十字会的成立,也使他的设想得以实现。现在红十字会已是世界各国为进行救助、救济而组成的志愿团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组织。救助方向也从原来仅从事战时救护工作逐步变成从事日常自然灾害救济、社会福利、急救和护理等工作。一个瑞士人在几千年甚至近万年的人类战争史中首次提出战争的人道救助并付诸实施,我以为是人类的大进步。在人类还不能避免战争及相互残害的条件下,亨利·杜南提出对伤员实行人道救助,并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建立成世界规模的组织,其心怀和行动实在伟大。红十字的标志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救助生命的标志。当我们的生命处在危难时,一看到红十字,我们便有了希望。当马路上驶过有着红十字标记的救护车时,你首先会想到生命的危急,而不是人种、敌友。红十字的意义已经深入人心。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避免战争,虽然人类实现自我保护的路还很遥远,但毕竟人们已经开始尽可能的对自己的同类进行最大限度的人道救助。国际社会为了表示对瑞士的敬意,特在《日内瓦公约》规定中写道“为对瑞士表示敬意,白底红十字旗样,系将其联邦国旗翻转而成”(瑞士国旗为红底白十字),以此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永远记住瑞士人的贡献。我长久的望着国际红十字会总部上飘动的旗帜,心里由衷地向她表示敬意。

巨型的断腿木椅
距国际红十字会总部不远,就是联合国欧洲总部。在联合国欧洲总部门前的广场上,立着一个巨型的断腿木椅子,它高12米、重5吨,是瑞士著名雕塑家丹尼尔·伯塞特1997年代表国际残联为纪念“地雷议定书”的正式生效而创作的。这木椅子又是一个由瑞士人完成的杰作。用丹尼尔自己的话说:“将椅子设计成三条腿寓意不言而喻——象征人类因触雷而失去的肢体,但不是死亡,而是顽强地、有尊严地站立着"。把她立在联合国欧洲总部门前,应该是大有深意的,她会不断地提醒全世界的各国政要,不要再制造伤残的“椅子”。我以为瑞士人是伟大的,如果说红色十字意味着救助人的生命,那断腿椅子就意味着维护人的尊严,从生命的救助到尊严的维护,瑞士人将人类的人道又向前做出了推进。
离开日内瓦的时候,我心情有些复杂,她的美丽、宁静使我心情舒畅,而那“红十字”和“断椅”又使我略感沉重。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这感觉,我喜欢日内瓦,喜欢她的美丽,喜欢她的宁静,更喜欢她的略带沉重。
别了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