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沈阳游记

沈阳游记

辽宁省博物馆参观记


  博物馆外景一角
  12月20日,沈阳,11点至15点30分,参观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应该是中国最为出色的博物馆之一。(此语出自《辽宁省博物馆》一书)早几年看余秋雨主编的《藏着的中国》,辽宁省博物馆以“红山遗踪”为题,是列在诸多博物馆之前的。
  寒风凛冽,从北站乘公汽到市政府站下车。吃过一碗面,问了一个呼着白气在风中卖烤地瓜的摊主,说前面就是。市府广场东南,就有白色建筑,左为辽宁大剧院,右则为博物馆。据说博物馆在空中俯瞰为红山文化代表器物玉猪龙的形象,已是沈阳标志性建筑之一。

   博物馆穹顶在地面的倒影
  先参观一楼。有古代碑志展。看到一些秀美的魏碑。应为喜爱书法者必看,其间大可体会中国文字之流变。中国古代缂丝刺绣精品展和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因修缮原因未开放,惜未见到。

  女神头像,依稀如生
  然后参观三楼。《辽河文明》展。依次有五个展厅,文明曙光,商周北土,华夏一统,契丹王朝和满族崛起。纵览辽河文明,从距今26万年前的营口金牛山人到距今8000年前的阜新查海遗址的中华第一龙,再到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以及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秦汉以后各个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包括鲜卑、高句丽、契丹、满族等的文化遗存和珍品。






   红山玉器,其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令我颇觉自豪的是,红山文化遗址牛河梁就在我的家乡朝阳。在凌源与建平交界处。其发现年代正值我在凌源读书时期。记得当时报上曾有报道。后来读到苏秉琦先生的《中华文明起源新探》,牛河梁遗址因其女神庙、积石冢、祭坛以及大量玉器,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新曙光。我的家乡因此被称为红山女神的故乡。


   青铜鼎及图案
  在“文明曙光”展厅最重要的位置,循环播放着牛河梁考古发现的专题片,众多出土文物陈列其中。看到女神庙建筑构件、古拙的陶器和大量精美玉器。有一块白玉猪龙和两块淡绿色的猪龙,细腻而有光泽。代表天圆地方观念的玉璧。以及功用一直有争论的玉箍。女神头像为复制品。只是壁上大幅女神侧像,栩栩如生。坐听专题,有采访郭大顺教授的片段。恍然如梦。
  原来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竟有如此丰厚的文化积淀。我们仿佛正听到祖先刀耕火种后走出蒙昧的脚步声,至今余响犹在。只是我们都不曾留意而已。

   朝阳出土的辽塑

   北票出土的金步摇,古代女性头饰,可以想见其仪态万方的样子
  
  又看到很多在朝阳出土的其他文物,如喀左出土的青铜器,朝阳出土的辽代瓷器,北票出土的金步摇等。看到三粒定光佛舍利,亦是朝阳文物。据说辽宁之文物,朝阳占较大比例。还好,朝阳北塔地宫的文物还大多存于北塔博物馆。这也就各有利弊,一是出于人们常见的故乡情结,文物保存在出土地,利于当地人们参观。可是家乡的人又有多少人进过当地的博物馆呢。现在北塔博物馆还尚未免费开放;二是文物不能保存在知名博物馆,就不会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文物价值不能充分体现甚至影响文化的传播。

  转到二楼。参观明清瓷器精品展,明清工艺品展,中国古代货币展,佛教造像精品展。皆令人流连不已。见到核舟,象牙雕刻,种种瓷器,金灿的佛教造像。赞叹古人治器之专注精神和华美的生活态度。种种器物皆似乎蒙上一种岁月的印痕,并不为我们所亲近。我们只是透过它们,隐约感知一下历史的温度而已。或许文化的传承就在其中。看到有大人带孩子来参观,倒是感到这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


   部分瓷器,不乏精品
  在一楼工艺品部购得《走进辽河文明》和《辽宁省博物馆》,总计书款227元。图章印有玉猪龙图案。
  出馆,已见暮色苍茫。落霞的余辉洒在建筑物大理石上,凝重,金灿。

   沈阳北站,这就是进出沈阳常常经过的地方
  辽宁省博物馆资料链接
  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建成,位于沈阳市市府广场东南侧。
  建国六十年来,该馆已收藏各类文物近十二万件,其中珍贵文物达数万件,成为目前中国最为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机构之一。
  辽宁省博物馆现有的馆藏文物,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分书法、绘画、丝绣、青铜、陶瓷等十七个门类,尤以晋唐宋元书画、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窑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和清末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该馆历代书画收藏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素以体系完整、品质精良、精品荟萃而蜚声中外。其中曾经清宫收藏,后由清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北京故宫盗运出宫,辗转入藏的晋唐宋元书画名品,是辽博书画收藏的特色和优势,包括现存世界最早的楷书墨迹《东晋佚名曹娥诔辞》、“书圣”王羲之书法墨迹的最可靠摹本《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唐代“草圣”张旭传世惟一的墨迹《草书古诗四帖》、体现唐代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传世画作唐周昉《簪花仕女图》、五代中国南派山水画鼻祖董源的传世代表作《夏景山口待渡图》、宋徽宗传世草书孤本《千字文》及寥寥可数的亲笔画作《瑞鹤图》等,皆为稀世之珍。
  另外,久负盛名的宋元明清历代缂丝刺绣,流传有序的种类齐全青铜器,极具艺术价值的精品陶瓷,数量、品种和质量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皆首屈一指的辽代陶瓷,其他门类文物如历代碑志、明清版画与古地图、具有浓郁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特色的马具、金银器等,均具相当规模和特色,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辽宁省博物馆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号。
  参观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
       值得注意的是:中午12:00—13:00暂停入场。
       星期一闭馆。
  参观预约电话:024—22741193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