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漫记(阿根廷篇之一)
2008年的第二天,早上8点。
上海的出租车怎么这么难定啊,30号打的电话,约3天后的出租车,大众说,我们只有早上七点半的了;强生更狠,说,六点半的要不。我就握着手机,望着高架上来来往往的出租车,让老D一路追上去看蓝的绿的红的白的各种叫车电话,最后,还是在海博定到了早上八点的出租车,去浦东机场。
约定九点半机场集合,九点就到了机场。老D守着行李,我一个人四处溜达,迎面就被一个穿着T恤短裤的男生拦住了。“Excuse me”看着他毫不犹豫地大步向我走过来,我就一阵头晕。拜托,这么大的浦东机场,这么多人,难道只有我长得最像可以问路的么?
瘦高男生自我介绍是泰国来的,因为电子机票出了问题,想借我的手机打个电话给票务公司。我看了看他递过来的纸条,没有看到国际代码和外省区号,这才暗暗松了口气。虽然投币电话近在一米之内,可是我身上一个硬币都没有,而此时我又不偏不倚的用我准确的记忆力想起来北京电视台做的一个防骗节目:在路上有陌生人向你借电话,最准确的做法是,应该由你拨好号码,把手机链套在自己手上,把电话送到陌生人耳边,让他听讲。可惜一来我的手机光秃秃没有手机链,二来我也不好意思保持这种姿势,于是乎一咬牙,把手机交到他手里。这个漫长的电话通了整整15分钟,虽然瘦高男生很夸张地说“You save my life”,并且热烈拥抱了我,我还是逃也似地回到了集合的门口。同行的老Z和老B都已经到了,于是去办票。
我们的行程是搭法航从上海到巴黎转机去圣保罗,然后在圣保罗乘巴西航空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飞行时间约26小时。我以以前搭乘阿航卡航等亚洲航空的经验,以为上了飞机就可以不停地吃,于是中午对空乘发的小面包非常干脆地说了NO。结果,整整十二个小时里,除了下飞机前送了一顿简单的晚餐,法航的飞机上不断飘来开杯乐的味道。老D说如果你真的饿了,也去拿泡面好了。难道我的国际旅行就要以泡面开始吗,NO。在我无数次地拒绝了开杯乐的诱惑,并在下机前乖乖吃光了空乘送来的小面包后,我在充满法国香水气息的戴高乐机场里,唯一想做的一件事还是吃。老D愤懑地花了6.5个欧给我买了一个最便宜的三明治,准备去上网,结果发现机场的电脑不是免费的,就连无线网络也要用户名和密码,于是只能开始玩空档接龙打发时间。而我吃完六十多块钱的三明治后,心满意足地倒在机场的长椅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经到了登机时间,匆匆洗了把脸就上了飞机。吃完法航难吃的飞机餐,继续埋头大睡。在飞机上,最有价值的事情似乎只有三件,吃,睡,和洗脸。虽然后者也许很多人未必同意,但是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为了应付国际航班每人随身携带液体不超过100ML的规定,我偷偷把一小瓶喷雾和漱口水塞进了老D的包里,这让他在戴高乐机场过安检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不过他似乎很快就忘记了,继续背着我的喷雾来来去去。
1月3日
因为飞机没有掉下来,所以我们顺利地到了圣保罗机场。转机时间很短,只有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因为我们下面转乘的是巴西航空的飞机,所以一下飞机,就有巴航的工作人员来接我们,并且告诉我们飞机延误了三个多小时,叫我们不用着急,她会在某个登机口等我们。然而当我们排完漫长的安检队伍,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巴西MM了。老D不停地埋怨我没有问人家的名字,我问他为什么不自己问,他嗫喏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我离巴西MM比较近,所以应该由我来问。在心里狠狠地鄙视了他一番后,我们在圣保罗机场逮着人就问该到哪儿去换登机牌,结果我们一直被指引到了登机口。一个负责人模样的人告诉我们,飞机就快登机了,让我们就等在登机口会有人过来给我们办票。什么delay三个多小时啊,原来巴西MM这么能捣糨糊。不过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也不是埋怨了,还是换衣服比较重要。毕竟,巴西已经是夏天了。
再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就很快了。值得一提的是,巴西航空的餐点让我们被法航虐待的胃重新苏醒了过来。接机的导游小李是个大连人,来阿根廷已经十年,娶了个阿根廷太太。按照行程,他在下午三点带着我们去吃了一顿午饭,然后送我们回宾馆。宾馆的名字叫“725”,就是所在街道的门牌号码,和“外滩5号”之类同义。这间宾馆算是这次我们行程中住宿条件最好的一处了,虽然不是花园酒店,但是也有70年历史,房间的装饰风格非常大气,具有现代感却并不媚俗。然而我当时却并不以为然,直到我有幸见识了利马的喜来登。
阿根廷时间下午五点,我们开始游览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容市貌。没错,就是下午五点,因为现在正是阿根廷的夏天,要到九点天才开始有那么一点点黑。我们就顶着烈日,和地表四十度以上的高温开始了游览。不幸的是,我居然连一件短袖都没有带出来,因为出行手册上说,阿根廷的夏天平均气温在20-25度,建议带偏厚的夏装。小李说布市也不是一直这么热,主要是这两天,附近有个火山喷发了。MY GOD,这个火山也不用这么热情地迎接中国游客吧。
去的都是大路的旅游景点,725附近的天主教堂,总统府和步行街。阿根廷是个天主教国家,87%的人信奉天主教,97%是白人,大多数人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移民的后裔。因为阿根廷是南美的第二大国,历史上曾经很富足,加上他们的血统里几乎没有和印第安人混过血,所以他们认为他们是生在南美的欧洲贵族。不过我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到他们的贵族气,我的随身小包就在不知某一处被拉开了所有的拉链,并且被偷走了房卡(估计被当成了信用卡)。而我,完全没有任何知觉。看来至少在小偷的水准上,阿根廷是毫不逊色的。

(总统府,现在阿根廷的新总统是前第一夫人,类似于希拉里的概念)

(蓝色和白色的横幅,是垃圾工人正在总统府前罢工,据说已经罢工四十多天了,这是个爱罢工的国家)

(布市的方尖碑,七月九日大道上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