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海口

海口人文

饮食

海口居民饮食,主食为大米。20世纪70年代前,多数居民夏天吃稀饭,冬天吃干饭。辅食有番薯、大薯、毛薯、芋头、木薯和豆类以及面制品等。70年代后多为日吃三餐,丰俭有别。过年家家备鱼和芹菜,表示年年有余,象征勤劳致富。因为粉丝则是白而长,寓意全家长寿,活到胡子银白修长。海南粉、抱罗粉等风味小吃深受居民喜爱,其中海南粉为海口本土风味小吃。居民做菜煲汤讲究季节,区分食物的冷、热特性。海南气候炎热,故形成“饭前先喝汤”的饮食习惯。海口人有喝茶习惯,“老爸茶”(大众茶的别称)在居民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在节假日和工作之余,不论早晚,亲朋好友共进茶店,沏上一壶老爸茶,叫上一二件糕点或其他食品,边饮边聊天;海口风味小食凉拌海菜、凉粉(膏)等。

服饰

海口多暑少寒,温度高35C~36C,低则3C~5C,全年气温以25C~3013为多。居民以夏装、秋装为主,款式与其他地方无大差别。

清末民初,长流人男女服饰相似,上衣剪成两块缝合,均为大襟,右腋下扣纽,无领(裤子为大筒,有头无袋)。姑娘衣边镶有花纹,或以色布缀边,腰间佩带一个小巧玲珑的荷包。妇女皆留长发,编辫盘髻,发鬓常插银钗,披黑长帕,手戴玉镯或十三鳞镯,耳挂铜(银)坠。渔民妇女常在肩头至胸部衬一块颜色鲜艳的彩料。蛋民妇女衣服紧身,上衣大襟右扣,常用一块颜色鲜艳的布料衬于肩头袖筒之上,发鬓常插银钗,手戴玉石、玳瑁镯。

解放前,男子多穿粗布对襟唐装,上衣4个口袋,下大上小对称;裤子为粗布大筒,灰、蓝、黑、白蓝等色。妇女为大襟衣扣于右侧腋下,尚蓝、黑色。人们多光足,夜晚或雨天多穿木屐。少女留对辫,辫尾以彩绸扎蝴蝶结,留海如梳;中青年妇女多剪时髦短发, 自然朴素;老妇编独辫,盘高髻于脑勺。民国年间;,有身份的男士穿西装,学生有学生装;有钱人家小姐云鬃金钗,戴金项链和戒指。一般妇女多戴竹笠,或披方巾,节日、喜庆、访亲、看戏,手戴玉镯,耳挂金、银环为饰。

解放初期,郊区农民衣着无大变化,市区流行新时装,有中山装,苏式女装等。六七十年代,中青年人穿干部装、军装和工作服,颜色多为蓝、黑、灰、绿色。80年代,海口人的服饰多样化、时髦化,男着西装、女穿裙子十分普遍。少男少女、青年男女的服装色调、款式丰富多彩。中青年男女戴金戒子、金项链等,老年女人爱戴金耳环和玉镯等。

祈子

解放前,婚后无子的夫妇采用三种迷信求子。第一种求神拜佛,主要跪拜临水夫人和金花娘娘赐子。第二种是吃喜蛋喜果。亲朋邻里如有结婚人家,嫁妆送到男家以后,久不生育的女人就会向主人讨喜蛋或喜果来吃。第三种是偷瓜、送瓜和偷灯。

命名

海口人命名习俗,一般是出生3个月后命“乳名”,也称“小名”。 “乳名”通俗易记,如以男女之别称“亚仔”、 “亚女”的;以排行次序叫“亚三”、“亚四”、或“奸三”、 “ 四”的;有认为“命贱易活,命贵难保”而称“虾仔”、“狗仔”、“猪仔”、“番薯”、“奸猪”、“狗妹”的;也有冠以“亚”、“奸”之俗字,男的取“兴、盛、发、财”,女的取“梅、兰、菊、竹”的。若曾在某位神佛那里求子,由于偶合,后来果然得子的,就以神佛名讳为根据起名,如“关保”(关帝保佑)、“关财”(关帝使他发财)、“金生”(金花娘娘赐生)之类。

无男孩夫妇常把女儿命名为“引男”、“引舅”、“来男”、“来舅”、“转男”、“转舅”、“翻男”、“翻舅”、“换男”、“换舅”、“兴男”、“兴舅”、“喜男”、“喜舅”、“爱男”、“爱舅”、“春男”、“秋舅”,意即下一胎转生男孩。有的把“男”写作“南”,把“舅”写作“旧”,寓意相同。有的父母,怕孩子难养,从孩子呀呀学语,就教孩子称父亲为“兄”或“哥”,称母亲为“姐”或“嫂”。

称呼

海口习俗子女称祖父为亚公,称祖母为亚婆,称祖父之兄弟为伯公、叔公,称祖父之兄弟妻为伯婆、婶婆。称祖母的兄弟为外伯公、舅公,称祖母的兄弟妻为外伯婆、妗婆。称父为亚爹、亚爸,母叫亚娘、亚妈。称父之兄弟为伯爹、·叔爹,称父之兄弟妻为伯婢、婶 。称母之兄为外伯爹,称母之弟为舅爹。称母之兄妻为外伯婢,称母之弟妻为妗婢。称祖父之姐妹为姆婆、姑婆,称祖父之姐妹夫为姆公、姑公。晚辈称父之姐为姆,称父之妹为姑。称父之姐夫为姆爹,称父之妹夫为姑爹。平辈间谓兄为亚哥,谓弟为老弟。称兄之妻为嫂,称弟之妻为婶。父叫子之妇称新妇,子称已妻为媳妇。子女及婢仆命名,多叫亚某奸某。对亲属长辈自称为子,对外人长辈自称为侬,平辈自称为 、 人。妇谓夫之父母为亚爸、亚妈,对外人则称外家父、外家母。称女婿为郎家。义子叫养仔。饲乳者称乳妈。

妇女生男育女后,外人很少直呼其名,常以其长男长女名加上“妈”字如:大新妈、秋菊妈;有的用外家地名称呼,如龙岐婆、九村婢、海田姑。

租居者称为室客。海运者称船人、水手。捕鱼者被称为渔人、渔民。木匠、水泥匠等工人被称为师傅,年高者冠以“老”字,谓老师傅。工人之间多称工友。解放前老师被称为先生,称会计为帐房先生,称店员为伙计,老板称东家,投资合股者被称为坡上东家。在礼节上,一般是自称或称呼下辈时用“名”,称呼上辈时用“字”。解放后,普通话逐渐普及,社交称谓与其他地方无大差别。为讲海南话仍按上述称呼。

五十至七十年代,称工人为师傅,领导按职务各称呼。同事按年龄大小分别称为老某、或小某。80年代后,生意人、企业人被称为老板、经理,女服务员多被称为小姐。

琼剧

琼剧又名海南戏,是海南省的地方剧种。它源自海南琼州(今琼山区),故称琼剧。琼剧曾经流行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还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

琼剧主要有《红叶诗题》、《张文秀》、《搜书院》、《狗衔金钗》等优秀剧目。在海口,琼剧的戏票很便宜,8元左右就能看一场。琼剧其实是南戏的一支,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据说它可能出现于明代时期,在海南流行的杂剧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

语言

海南方言是闽南方言的分支,但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的影响下,海南方言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语言。

海南方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北方叫“赶集”或“赶墟”,海南方言则叫“发市”,而“发”字即为“发财”的“发”,其中蕴藏了老百姓的希冀,因为“市”越“发”,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的人越多,意味着市场商品丰富,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北方叫“过日子”,海南方言则叫“做吃”。把“过日子”叫“做吃”,不但反映了在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社会背景下,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吃是为了做,做是为了吃”,以及朴素的生活哲理“人生在世,要想吃就得做,有做才有吃”,也诠释了老百姓对劳苦后能吃饱饭的企盼。

琼山婚俗

海南岛琼山县自古以来开发较早,且具有代表性,故素称“文明之县”。人情世故,不嫌繁礼褥节、不惧条规森严、婚俗亦颇具特色。

水缸定亲 

古时,琼山婚嫁侧重门当户对,重媒妁之言,重定婚聘金,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这种古风沿袭至今。在羊山地区其婚俗更是别有一番风趣。也许这一带地方遍地是火山玄武岩,地上无溪流、池塘,开凿一口饮水石井,又往往得几代人的接连努力。因此,用水、饮水老是奇缺,家家户户为备水,都得拥有众多口水缸,置于檐下雨承接雨水,所以,水缸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爱物、居家之宝,缸之多寡亦变成贫富之标志。为了此,男婚女嫁的媒婆说了还不算,得数数郎家门口的水缸,于是,当地人常说:嫁女不嫁金,嫁女不嫁银,数数门前的水缸,谁家水缸多就嫁谁。水缸成为定亲的信物。羊山地区男女结成良缘之后,第一件极关紧要的事,便是娘家得给女婿送去几口新巨缸,作为象征新婚吉利,祝愿郎家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生活美好。因为缸多粮多蓄水多、有吃有穿、夫妻和谐、家势顺当。

盛行哭婚习俗

过去,琼山地区婚事多由父母包办作主,凭媒妁之言,从中摄合。姑娘将到订婚出嫁时节,便不准出门,只能整天在闰房中绣花描凤。结婚前夕,在尽情嫱闹了一番之后,便各自进入哭婚阶段。首先由一位有经验的女伴起哭婚唱调,紧接着的便是嫁女淋漓痛哭,哭调异常悲切,痛哭父母亲狠心,狠心将女儿赶出家门,这样一哭,即是通宵达旦。痛哭得越悲切、痛切,父母亲则认为这正是女儿的孝心,而默默地引为自豪。这样的哭婚仪式,连续三个夜晚,直至进入花轿转为轻声痛哭为止,要不是这样,这女儿则被视为无忠无孝。

新婚规定 

新娘到男家后,还得遵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新床重要由新娘先坐,其他任何的人(包括新郎在内),只能接近,否则就是不吉利。因此,娶亲回后,新娘的头件大事是争先坐新庆。免得闹洞房的人(尤其是小孩或者陪嫁的姊妹)无意中碰到新床。客人走后,新郎新娘要同心协力将事先准备好的四块完美的新砖头把床脚垫高起来,以表示已把恩恩爱爱、同甘共苦的序幕拉开。但亦还有一些乡村并不理会这么一套古俗作法,结完婚后的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俗称"认路"。而今,这还是很普遍存在的。海口槟榔还是青年们爱情的象征。小伙子一旦看中哪一位姑娘,先向女方家赠送槟榔果(俗称放槟榔),表示求婚之意,如果女方收下,就表示定了婚约。举行婚礼时,槟榔果更是不可缺少的佳品。新郎新娘都要给登门贺喜的亲朋敬献槟榔果,以表敬意。

可见,琼山婚俗是别具一格的。不过,解放后,这种古风有些地方基本已废弃了。代之而起的是自由恋爱,只要男女情投意合,便可成亲,新婚新办,移风移俗,树立新的伦理道德。

海南渔民祭拜海神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海养育了祖祖辈辈的獐子岛人,因此海南渔家人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海神娘娘更是恭爱有佳。每年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的生日,人们都是会白天到海神娘娘塑像前祭拜。当夜幕降临时,全家人来到海边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渔船、渔灯放入大海,燃放鞭炮,祭拜海神,以此来祈求海神娘娘保佑渔民外出大打鱼一帆风顺,鱼虾满仓。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海神娘娘塑像高6.8米,它是由一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

海神娘娘手托莲花灯,双目遥望大海,迎接渔民出海平安地满载归来。娘娘身边的吉祥物是我们獐子岛的獐子。相传海神娘娘是龙王的女儿,有一日在狂风暴雨的夜晚,在大海里救下了石福、石秀渔家父子,并以莲花灯指引他们来到了这座宝岛,父子俩来到岛上一看很是惊奇,岛上漫山遍野是獐子,大海里到处都是活蹦乱跳的又肥又大的鱼虾。因此父子俩便定居下来,过着富裕的生活。海神娘娘多次在海难中将遇难的渔民救助到宝岛上来,渔民们敬拜她,信奉她。

其它海神:

天后娘娘:天后娘娘就是妈祖,相传是福田莆田林姓人家的女儿。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传说她从小就持斋茹素,侍奉神灵。后来羽化升天后,经常在海上抢险救难保护人民船只平安,而且保佑官方船知,于是受皇帝敕封为“天后”、“圣母”。

水尾圣娘:海南还有土生土长的海上保护神——水尾圣娘,也称为“南天夫人”。人们设水尾圣娘庙供奉,现文昌东郊西南二华里仍存,据记载“明正德年间,有石炉飞至此,因建庙焉”。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曾重修,其上有大书法家张岳松“慈云圣母”手笔。
水尾圣娘在海南影响很大,而且随海南人漂洋过海在东南亚国家落户。在国外,水尾圣娘庙往往成为是海南人集结的场所。

108兄弟:“海上108兄弟”也是海南岛土生土长的海神,据传清朝咸丰年间,有一次海南岛有109人从文昌铺前港同乘一艘海船去南洋谋生,途中风浪覆舟,时为农历九月十五日,109人悉数被某岛载南王所捕。后来除一厨工逃脱外,有108人被误认为“海盗”而被杀。
108兄弟被杀后变成了海神,扶弱救危,显圣海上,被封为“昭应英烈108忠魂”。后人建庙祭祀称“昭应庙”、“孤魂庙”或“兄弟公庙”。海南籍侨民也多建此庙祭祀,以保平安。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海南人聚居的地方大都建有此庙。

木头公、三江晶信夫人:木头公,三江晶信夫人也是海南部分地区信奉的海上神祗。《正德琼台志》载,三江庙“在县(乐会)东十里博鳌浦,宋天圣元年,乡人建祀三江晶信夫人,七月二日持牲致祭。”敬拜海神直至现在也是海南民间的传统风俗,沿海渔村渔民出海前回归海后,都要到自己所信仰的海神庙祭祀。众多的海神,不仅构成海南岛上一条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景线,而且可看出在很久远的古代,海南人民的海上渔猎与商贸活动就很频繁。

海口欢乐公仔戏

“公仔戏”就是木偶戏。琼北一带流行这种戏,它的全部家当,都载在一辆"三脚猫"上。几张长凳,铺上木板就成了台底。在台底上,用木条“斗”成一座小屋样的台架。挂上布景,一个小戏台也就搭成了。一个戏班,只三几个人,奏乐的叫“文牌”。公仔戏是木头疙瘩,还需要人操纵。这操纵者就叫“驶公”。“公仔戏”班,循主人办什么事,演什么戏,看“公仔戏”,实际上是听“戏古”。艺人们善于观察事物,他们熟识民俗熟俚语,唱词生动又通俗。令人捧腹。演一本“公仔戏”,只需二三百元,乡下有什么庆典,都乐于请“公仔戏”班来热闹一番。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