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福州游记

福州游记

约略西施未嫁(一)-西湖公园

  昨天到市公司参加一个培训会,市公司正位于福州西湖的对面,于是打算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西湖走走,婉拒了市公司的安排和陪同,独自一人在阳光灿烂的春日里游湖,想来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福州西湖公园位于福州市市区西北部,从我家过去并不很远,也常常路过,但是我居然有十多年没有进去过了,孩子小的时候倒是常客,我自己小的时候也经常去, 当时福州市区还想不出其他可去的地方。近两年西湖公园不收门票,据说是人们锻炼和唱歌的好去处,而我因为周末都去自己的恬庐,西湖于我真是久违了。


       公园大门依旧,门前的狮子以前总是有很多人照相
 
      进得大门是一条卧波长堤,两边垂柳夹道,水边有长长的石栏杆,并种有很多桃树。记得每逢春天来到的时候,桃红柳绿甚是美丽,现在节气还早一些,但已经可以 看到柳树桃树开始含苞,地面长长的花坛倒是各色鲜花盛开,已是春意逼人了。各种颜色的花儿组成了一块块花毯,在早春的季节里也让长堤秀色似锦。尤其是水仙 花也种成了矮绿篱,很有福建特色,微风吹来,盛开的水仙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真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

       桃花初孕

       粉色小菊花

    很奇怪好像每一盆的花色都不一样
    
     排列整齐的盆菊,让我联想到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水仙花也成了矮篱,真是有福建特色
 
      长堤上的有座石拱桥叫仙桥,“仙桥柳色”是古西湖一景。过去因为石桥的桥面比较窄,加上人们的流连,总是把进门的通道堵住,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扩建了。在桥边看到一个不起眼的牌子刻着“柳掩仙桥”,也许是怀旧的缘故,我却觉得味道大不如前了。



    仙桥

       跨过长堤,迎面是有中英文说明的西湖导览图,稍稍浏览了一下,竟然看到我最喜欢的宋代词人之一辛弃疾曾经游览此西湖而有词作:“烟雨偏宜晴更好, 约略西施未嫁”,一时汗颜!早知道福州西湖的历史久远,可追朔到上千年前,却从来没有好好仔细地看看它的来龙去脉,更没曾想,老辛也逛过这里,还有如此誉美之词!我真是孤陋寡闻、枉在福州居住几十年!回来赶紧上网搜索,真要感谢现如今发达的资讯来源,轻轻点击,先是查找在导览图上抄来的诗句,接着查看西湖的历史:
 
        福州西湖形成有两种说法,一说为自然湖,因福州河口盆地脱离海洋环境而生就,年代久远,演变为泄洪通道。一据史载,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因其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连接,其子延钧称帝,在湖滨辟池建水晶宫,造亭、台、楼、榭,在王府与西湖之间又挖设一条复道,便于携后宫游西湖,西湖成了闽王朝的御花园。至唐末辟为游览区。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南宋宗室、福州知州兼福建抚使赵汝愚又在湖上建澄澜阁,并品题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西湖面积更为扩大,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1828年),在江宁布政使任上的林则徐因父丧, 回到原籍守制丁优期间,统制西湖疏浚工程,并在湖岸砌石,文人雅士相继而至。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
      著名词人辛弃疾曾來游湖, 写下《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一词: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來照影, 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 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 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 浩难写.诗人例入西湖社.记风流、重來手种, 绿成阴也.陌上游人夸故国, 十里水晶台榭, 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 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 又长夏.
      当时我自然不知道这许多,也没有仔细去看导览图,旁边摆放着许多郁金香花很快吸引住我的眼球。前一阵好像是郁金香花节,现在花已经开得有些过了,但在我看来依然美丽。正是午休时间,可各种颜色的郁金香花依然招来不少“摄友”,看到人家的长枪短炮的“重型武器”装备,我却满不在乎,拿着俺的小卡片一样拍得不亦乐乎。


   黄色郁金香

    古榕
        顺着摆放的盆花,一个硕大的盆景映入眼帘,这里原来一直是游人们喜欢拍照的地方,总是非常拥挤。不远处刻着方毅题写的“西湖美”三个字的假山也曾是个人气 很旺的拍照处,尽管并不是什么古迹,但就因为那几个字,令其永远簇拥着大量游客排队照相,石头前面的地面都已经磨得发光,我以前也曾让儿子站在石头旁照过 像。但这会儿我却可以很从容地拍照,我想不全是因为中午的原因。今天额外的收获是我看到了旁边的另外一块石头上刻“海蚀石”三个字,落款是平潭县政府。突 然发现这园子里以往总是视而不见的各种石头,居然不是在江南园林里见惯的太湖石,而是来自平潭海边的海蚀石。后来在园子里我拍到一些石头上还粘着贝壳,印 证了这个事实,这一天还真的很有收获。

    西湖美
    石头上的牡蛎壳
       西湖公园系三个小岛组成,进门这个是最大的岛。水边的一个亭榭让我不禁驻足。我小的时候这里是一个“卍”字型的亭子,我们曾在这里戏耍,文化大革命的时候 被红卫兵说成是希特勒的标志而拆除,当时我还是个孩子,在一份持不同观点的派别的大字报上看到这件事,说“卍”字是佛教象征吉祥的符号,而希特勒的纳粹标 志是“卐”(开口不同),从此我认识了这个代表着吉祥功德的符号。我拍下这个后来建的亭子,权作为一个纪念。只是后来才知道,可笑的是,几十年来我一直这 么区别佛教的“卍”字符号和希特勒的“卐”字标志,直到今天上网查证时才发现,在佛教中这两个字并无太大区别。当年拆除的这一派不理解、而持反对观点的那 一派也没完全弄懂,误导了我等青少年。世间常有这样的事,谁又能说自己完全明白了呢?

        原来“卍”字亭的位置
 
       亭子旁以前是游船出租的地方,我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划船,在半停课的时候经常带几个同学,或者干脆自己一个人跑来西湖划船。记得那个时候租一条船一个小时是 两角钱,学生证就可以抵押。我一个人绕西湖划一圈还用不到一个小时,如果有四个同学每人只要五分钱就可以玩得很开心。和先生第一次约会也是各带一个伴一起 在这里划船。后来我上大学时外出游玩,在上海人民公园、北京颐和园、杭州西湖等地都自己一个人去划过船。再后来,我有了孩子也常常带他到西湖划船。我不喜 欢运动,却对划船和游泳情有独钟。时隔多年,在这个午时,我突然很想再重温一下一个人划船的感觉了。绕了好大一圈直到岛的那边,我才找到新的游船出租处。 可是售票窗口明确无误地写明,出租的只有两种船:脚踏船和电瓶船。我失望极了,以前那种自己拿着小浆自由掌握着左右方向并前进的小木船,难道已经被淘汰? 那种乐趣又哪里是这些脚踏和电瓶船能够替代的?!那个时刻沮丧地简直有点想哭。后来我绕来绕去在另外一个地方发现原来人工手划的小船还是有的,只是那个时 候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想我会很快再回来寻找自己儿时的快乐的。

    原来的游船出租处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