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旅游资讯列表 >>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为都江堰市铺开崭新壮丽画卷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为都江堰市铺开崭新壮丽画卷

本文关键字:都江堰,人文

都江堰市,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所在地。虽然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创伤,却依然难掩她的清秀和美丽。这样一座城市应该如何经营和保护?这里的人们今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不仅是当地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也为全世界所瞩目。

两年多来,都江堰市规划局全体干部职工肩扛神圣使命,以对这份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这座城市的诚挚热爱,用手中的笔书写奇迹,为这座美丽的山水城市描绘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未来。

◆一份蓝图

全球“引智”群策群力圈定发展方向

“灾后恢复重建时间紧迫,但一切都要讲科学。这么大的城市,这么多人口,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来指导。”曾在都江堰市规划局挂职任副局长的彭万忠说,规划局每个干部职工都深深明白,只有尽快拿出规划方案,让老百姓看到今后的房子在哪儿,靠什么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安定民心。

事实上,地震后的两三天之内,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就被提上议事日程。震后第三天,全城16处帐篷安置点的选址全部完成;震后第四天,第一个板房安置点“幸福家园”的选址工作完成。与此同时,城市安置住宅小区、全市学校、医院、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及农村集中安置住宅小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也同步启动。

都江堰市政协副主席、规划局局长屈军表示,早在2007年,都江堰市就邀请新加坡总规划师刘太格进行整个城市的概念规划,借助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将都江堰市定位为 “国际性花园城市”。震后的规划,即以此为蓝本。但由于出现了纷繁复杂的新情况,规划工作千头万绪。

鉴于这种情况,都江堰市决定向全世界“引智”,面向全球征集方案。2008年6月9日,经过筛选确定的10家中外联合规划设计机构启动了免费向极重灾区都江堰市提供规划设计的工作,到7月12日拿出最初方案,其间,规划局全体工作人员在彭万忠的带领下,耗费了无数心血。

“10家联合体每家都有自己的亮点,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将都江堰市的规划往纵深推进。”屈军说。

日本的方案侧重于水系的打造,他们带来了最清晰的卫星照片,每条沟渠都清清楚楚;法国的方案提出了修建高速铁路,而这已经在今天变成了现实;英国的方案则专注于城市如何集约发展,如何引导市民参与公共事务,从而形成良好的矛盾解决机制。

2008年9月底,由同济大学主持编制的都江堰市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最终方案汇集各家之长,向全球公示,一幅“国际旅游城市”的美好蓝图徐徐展开。“受灾群众将来的家园有着落,创业发展有方向,我们很欣慰。”彭万忠开心地说。

总体规划完成后,各种纷繁复杂的分项规划和具体项目规划接踵而至,规划局的干部职工忙得马不停蹄。大到学校、医院、道路管网设施,小到每户自建房屋的样式、户型,干部们任务虽重,却丝毫没有懈怠。

◆一种憧憬

田园城市条条绿道串起致富希望

一纸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际旅游城市”都江堰市的未来就此起航。

新的规划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化。借灾后恢复重建的契机,全市规划了361个新型农村社区,解决6万户农民的安置,在农村初步形成山水田园城市的雏形。

新规划还明确了当年刘太格所作规划的分步实施过程。在深化40万人的中心组团的基础上,分片区打造 “一体两翼”格局,即青城山片区发展旅游业、蒲阳片区发展工业、龙池虹口紫坪铺打造场镇加山地旅游的全新发展思路。

“以前我们说‘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今后还应该加上:‘逍遥龙溪谷,悠然天府源’,这两句代表了我们今后的旅游发展方式。”屈军介绍。

据了解,按照“全域旅游”的思路,都江堰市规划局目前正全力构建绿道水道系统,以此串联起城市、乡村和景区,推出“慢节奏”的旅游概念。

在绿道水道系统中,将按照自驾车、自行车、步行等不同的交通方式来进行道路规划,吸引自驾游游客的到来。同时,在景区规划自行车道和步行休憩绿道,大力投放免费公共自行车,倡导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态旅游方式。目前,在前往龙池、虹口等乡镇的道路上已有部分路段开始实施。

同时,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全市都将规划绿道建设。在中心城区的9条河流沿线,将规划沿岸的绿道;在平原郊区农村,将进行村道改造,形成全新的道路网络。

道路建好了,房子修好了,但都江堰市的规划想得更多,想得更远。如何解决百姓的就业,增加百姓的经济收入,让人们安居乐业,增加在这里居住生活的幸福感,则是规划所必须思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绿道串起的,将是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将是灾区农民的致富路。”屈军说,绿道延伸的道路网络上,分布着灾后恢复重建的6万余户农民,据调查,每户都有1—2间空余的住房资源,如果其中的40%能转化为乡村酒店,则将增加2万多间客房,这将是目前都江堰市全市客房数的两到三倍。

发展什么样的旅游业态也是都江堰市规划局近来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之一。“要留住游客,做到淡季不淡,我们初步规划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业态转变。”屈军介绍,为此,将在青城山景区尝试引进养生概念,结合道教学院等,发展养生休闲游。目前,青城山门前的下穿隧道已经竣工,今后,隧道上方将成为步行道,两边将规划客栈、咖啡馆、画廊等商业体,让游客在进山门前就能享受休闲游的乐趣。

而在城区,则结合产业进行空间规划。蒲阳河沿岸针对青少年修建体育公园、儿童公园等动感设施;柏条河将针对老年人打造花鸟、茶园等静态设施;江安河、走马河沿岸将针对年轻人引进酒吧、咖啡馆、青年客栈等时尚业态。不久的将来,都江堰人和外地游客将有更多选择,生活在这个城市,将有更多的幸福感。

◆一个群体

执着敬业践行规划人的崇高理想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时间紧、任务重。面对相当于过去几十倍的工作量,规划局全体干部职工以忘我、无私、创新、严谨、忠诚的信念和精神,践行着一个规划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理想。

彭万忠是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派到都江堰市规划局的挂职干部,他的敬业奉献精神感动着规划局的每一个人。抗震救灾阶段,彭万忠摊开从废墟里抢出来的城区规划图,拿着从幼儿园捡来的一把直尺,分秒必争,在图上寻找适合的临时安置点位置,几个通宵下来,双眼熬得通红。白天,他带着施工单位,冒着大雨,穿行于各个安置点之间,指导施工单位的建设,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10家联合体进驻都江堰市进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设计,彭万忠又战斗在了第一线。“外来的团队不了解都江堰市,彭局长就耐心给他们讲解都江堰市的历史和未来,向他们提供详尽的资料,才有这么高的工作效率。”都江堰市规划局副局长陈捷说,“一手拿面包,一手拿画笔,是对他最生动的写照。”

“他带着我们做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这直接指导着灾后恢复重建用地。彭局长采取车轮战,连续5、6个晚上奋战;在城镇安居住房的实际编制、选址过程中,他加班加点,用1个多月就完成了平时需要1、2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规划局综合科科长吴俊伟和老彭是 “亲密战友”,说起来有一肚子的话。

震后半年,彭万忠只回过家两三次,甚至有时候为了工作过家门而不入,连孩子病了也无法照顾。“但他从来不跟我们说这些。”都江堰市规划局副局长王进说。

彭万忠离不开都江堰市,这座城市的每个项目、每幢房屋,都让他牵挂。一年半的挂职期满,他主动请缨,两次延长挂职期限。

“玩命”的不止是彭万忠,都江堰市规划局还有许多同志值得称道,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宏伟事迹,他们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了比震前多8倍的工作量。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一天一夜完成60余所灾后援建学校、25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图纸审查;半年内完成全市400多万平方米安居房的规划设计到方案审批;一年内,完成了城区原址自建的城镇居民8300户、143个点位的城镇居民自建房规划方案设计;两年内,全市农村20余万受灾农户,6万余户重建农房、205个农村灾后集中安置点及公共配套设施从设计到建设基本完成;全市265条、382.4公里乡村道路和安置点连接道路完成规划设计并全面实施;全市1031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顺利实施。这些简单的数字,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责任和奉献,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是顽强和坚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都江堰规划人战胜灾难、夺取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性全面胜利的信心与力量。一个优秀的群体,一群执著敬业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奉献和执著践行着规划人的崇高理想。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