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旅游资讯列表 >> 乌镇人文历史

乌镇人文历史

本文关键字:乌镇,文化

梁昭明太子即是萧统,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字德施,是南朝梁的文学家。天监元年(502)即他只有2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死后谥昭明。萧统自幼聪敏,读书勤勉,有博古通今之学,七步成诗之才。萧统后来没有做皇帝,但在后人看来,他的名气绝对不比他当皇帝的父亲小。成人后,萧统编辑整理了我国第一本集诗歌、 散文于一体的文集《文选》, 世称《昭明文选》。在很长一段时期,《文选》和后来的《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抄》等是古代读书人手头必备的文学读本,影响深远。

茅盾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都是他常用的笔名。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我走过的道路》)。

夏同善(1830~1880),字舜东,号子松,原是仁和(杭州)人。幼年丧母,父亲夏建寅续娶乌镇肖氏,夏同善事之如同生母。父亲仕途失意,又值家道中落,遂弃儒经商。夏同善常随继母住在外婆家,他从小酷爱读书,竟遍读外祖父萧麒所藏典籍。1855年,夏同善中举人,次年进士及第,钦点翰林,并赐“翰林第”匾。夏同善因念自己得以读书,皆赖萧家,就把匾挂在外婆家的大厅上,又请得圣旨改建萧家厅。崭新的翰林第造好后,他还将圣旨诰命供奉在正厅中梁一对雕花镂金拷漆木盒内。

夏同善文章超群,时人誉谓“在曾、左之上”。慈禧太后十分赏识他的才学,曾命他和翁同一起为光绪帝侍读。夏同善仕途还算顺利,历官庶常馆庶子、詹事府詹事、兵部侍郎、顺天学政、吏部左侍郎等。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官至参知政事。晚年曾卜居乌镇青墩芙蓉浦。 陈与义是宋朝著名诗人, 是江西诗派的"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之一,诗尊杜甫,多学其诗的句法、用典等形式技巧。宋后,陈与义的简斋读书处曾是乌镇的一个胜景, 与昭明书馆相互辉映。

沈约是德清武康人,其先父的墓地则在乌镇河西十景塘西边,旁有普静寺。每年清明,沈约总要从建康回到故乡扫墓,并守墓数月。梁武帝担心儿子因此荒废学业,但又不能阻止沈约的孝行,于是,只好让萧统随沈约到乌镇跟读。太子来读书,自然得有座像样的房子,于是,不数月,一座书馆在乌镇青墩翼然而立。

太子和沈约就在这个书馆里生活,学习,直到回建康。第二年来时同样如此。

这个书馆,后来人们就叫它昭明读书处或昭明书馆。这样称呼它,当然因为太子的地位和那一段师生共读的佳话,更是为了纪念一种好学的精神,敬重一颗向学的种子。

民间习俗: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按说接五路是在初五,为什么又说在初四晚上?原来,初五日是正日,由于大家求利心切,都想自己比人家早一点迎到财神,于是,这时间就一点点提前了,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早晨。这样当然不符合规矩,后来就由长者出面,规定初四日晚上一起行动迎神。

初四日下午三点,接五路仪式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直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先是摆案桌,一般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即可,讲究的要三张,外加半张,俗称三桌半。头桌是果品如广橘、甘蔗,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二桌是糕点,寓意高升、常青;三桌为正席,供全猪、全鸡、全鱼,并元宝汤等。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接上五路财神后方可奉上。

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