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旅游资讯列表 >> 烟台习俗——古老的食俗谣

烟台习俗——古老的食俗谣

本文关键字:烟台,旅游,景点,美食

胶东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节日饮食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引人入胜。散见于食俗谣中提及的民间点缀节日的各种食品,不仅烘托了喜庆气氛,也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生活乐趣。人们常说:“大年初一吃饺子——家家都一样”,其实胶东饺子的馅料,一家一个样,口味各不同,几乎是山珍海味、飞禽走兽无所不包。沿海地带。

有种以八带蛸、猪肉、韭菜作馅的饺子,其味道之鲜,口感之好,令人叫绝。人们之所以“一年忙到头,忘不了正月初一这顿饺子”,除了因为“好吃不过饺子”之外,还与饺子形似元宝有关。饺子里边可以包进硬币、花生、年糕、栗子、红枣、糖果之类的吉祥物,五更起来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举家人饱食新春第一餐,吃着硬币者,谓之“财源旺盛”;吃着花生者,谓之“长生不老”;吃着年糕者,谓之“步步登高”……希冀新的一年“福广寿高人安,家顺业兴财旺”。龙口一带过年还讲究吃点地瓜,说是“正月初一吃地瓜,打的粮食柱屋笆”。

胶东人以面食为主食。过去一般人家只有清明节才吃小米或高粱米干饭,并以干饭喂驴、牛、骡、马等大牲畜,民谣“打一千骂一万,清明节吃干饭”的流传,可能与这天是驴的生日的传说有关。“三月三,小燕送一千”。农历三月三是新媳妇节,结婚头一年的新媳妇节前走娘家时,带回婆家许多面塑的燕子。这种小燕千姿百态,唯妙唯肖,有母燕、乳燕,有卧巢燕、双飞燕,花花绿绿,精美可爱,极具观赏价值。

乞巧节的许多活动都与“巧”字有关。食俗谣“七月七,炸花吃”中说的“花”,是巧妇们用面粉制做的其形如花,巧夺天工的油炸食品。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一种长约3至4厘米的“巧饽饽”,这种先用木制模具定型,然后在热锅里烙熟的小饼,有莲蓬、桂圆、狮子、金蝉等至少十几种样式,用长线穿成串,尾部缀一嘟噜沙果或一小撮花布,孩子们挂在脖子上,又能吃又好玩;若挂在墙上当装饰品,放到过年都不变质。

  

民谣说“八月十五月儿明,家家户户吃月饼”。除了月饼之外,在潍坊与莱州交界的一些地方,还要蒸月糕、月鼓一类的面食。月糕用两层园饼合成,中间插枣,下边一层形如12束月光,上层挤满了各式各样的面塑饰物。月鼓个头虽小,但也十分精致,节日期间孩子们常拿着玩耍。

胶东民间节日食俗有些是企盼丰年的,正月初八日为谷日,家家户户吃面条,谓之“擀杖转一转,一亩打一石”;有些是预防疾病的,“二月二吃年糕,壮筋骨不闪腰”,端午节“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而“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则是根据季节的变化和人体的需要,单纯讲究吃喝,旨在补充营养物质,调节生活情趣。
 



特别推荐